您的位置:屏山新闻网 >> 文章浏览
泰山石敢当——马湖古城系列文化
http://ps.ybxww.com 2024-2-27 来源:

说到泰山,你会想到什么?五岳之首,屹立齐鲁大地;老丈人,自古称为泰山;压力极大,堪比泰山压顶;在人们心目中,往往希望活在世上能清泰安宁,或事业稳如泰山,或希冀“泰山安,四海皆安”。泰山具有旺盛的阳气,它不仅是一座神山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象征。

因此,取一块泰山石做摆件,意义就非凡了。

“泰山石敢当”可以看作民间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。大家出门在外,如果多留意一下,就会发现,许多大宅院的门口,以及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,有立着的一块石头,上部雕有兽首。这块石头的寓意和作用,其实是用来镇宅和辟邪的。古人认为,泰山是“直通帝座”的圣地,是百姓祈福,帝王祭拜的风水宝地。因此,对产自泰山的石头,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之情。无论是古代的皇帝和达官贵人,还是文人墨客,都喜欢登上泰山,沾沾泰山的福气。

历史记载,从秦始皇开始,唐玄宗、宋真宗等人都亲自到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典礼,将写有文字的玉册埋藏在五色土之下。此外,还有多达20多个帝王委派官员为代表,上泰山祭祀和祈福,总共70多次。

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,整个鲁国尽收眼底,再登上更高的泰山,天地一览无余,所以他发出“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的感慨。表面上是指泰山之高,实际指人的眼界。唐朝大诗人杜甫在23岁(公元735年)时,第一次登顶泰山,被泰山的浩然之气所震撼,灵感爆发,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五言律诗《望岳》,尤其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两句,那种文人的豪情壮志,表露无遗,成为千古名句。

微信图片_20211216095549.jpg

在老百姓和民间意识里,泰山能保佑人们健康平安和升官发财,非常的神奇,人人向而往之,但总不能每天都去登泰山,这样也很不现实。于是,从唐代起,一些大户人家就从泰山上搬运一块大石头,立于自家大门口,或者蹲在通往大门的路口,并且,在石头上铭刻上龙、狮、虎、麒麟等猛兽,借助泰山之石的正气和猛兽的威风,来达到镇宅和辟邪的作用。在这一点上,“泰山石敢当”的作用,跟人们在大门口蹲上两只威武的石狮子,或者在大门上贴上门神的作用完全一样。

在原福延镇,有一何姓人家,朝门口立有一尊威武的石敢当,石刻线条流畅锐利,作为民间文物,被收入马湖古城妥善保管。

微信图片_20211216095553_proc.jpg

(保存于马湖古城内的泰山石敢当)

不过,民间都喜欢称它为“吞口”。按理说,泰山石敢当和吞口是两样事物,只是因功用近似,容易混为一物。吞口雕凿的是狰狞怪兽的形象,豹眼怒视,犬齿突出,血口洞开,好似能吞掉一切灾祸和妖魔鬼怪,保佑风调雨顺,避邪救灾免疫。

近年来,山东省已经出台法律法规,严厉禁止乱挖乱采泰山石,毕竟大规模采挖泰山石会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,泰山石资源也是有限的。所以,流传下来的这些老摆件也就更加珍贵了。

 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