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府菜简介】
中国菜品历来分为三种等级,一是宫廷菜,只供皇室享用,工序繁多,讲究颇多;二是官府菜,有一定的档次,多用于招待有头面的人物,也接地气;三是平民家常菜,不作过多讲究,是老百姓的一日三餐。本地官府菜,是当初在平夷长官司衙门内,遇有节庆或招待贵宾而烹制的菜肴。官府菜讲究色泽搭配,注重摆盘造型,且一些菜品带有寓意。在平时,王氏长官都比较节俭,以清淡为主。

土司家官府菜菜最大的特点为清淡、鲜美。讲究用料考究和制作精美,同时注意色、香、味、形的搭配。
其次,官府菜注重养生滋补,因此,在口感和汤汁上都力求做到众口适宜。
土司家的官府菜除了有自己的拿手之菜外,还善于取各家之长,为我所用。如头菜炖鸡,是经过长时间实践创造出来的。因为慢火煲汤,舍得在时间上下功夫,鲜香四溢,老远就令人垂涎。官府菜烹调方法中的爆、蒸、烤、氽等手法,需要经验老到的师傅才能熟练掌握。
如今,那些曾经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享用的菜品,已经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在新安,有几位王氏族人善于烹制当年的官府菜,深得美食爱好者的欢迎。

流传至今的平夷司官府菜主要有平夷祥云、独占鳌头、青龙过江、清炖头菜鸡、鱼戏莲叶间、荷花脆皮鸡、樱桃肉、芋荷花、君竹蹄花、三不粘、头菜炖鸡、将军菜、金江白宝等近二十道菜。
【芋荷花】
金沙江一带物产丰富,人们在长期的采食中已经熟悉了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特性。如芋荷花(学名芋艿)本身是不能直接食用的,因为它的植株含有草酸碱,皮肤直接接触的话,会又痛又痒。每年夏季,芋荷花大量生长的时候,人们便把它比较嫩的叶茎等部位摘下来,用开水焯过之后,草酸碱便被破坏,对人就没有刺痛感了。焯水要注意拿捏好时间 。然后放到蒸锅里蒸熟,利用跑进碗里的蒸汽水,倒进锅中勾二流芡,最后撒点葱花。这样炒出来的芋荷花才爽口嫩滑。要吃到最本味的芋荷花,就应尽量减少其它佐料的添加。


【鱼戏莲叶间】
王元寿任长官后,经常告诫自己的子孙,将来务必清白做人,切不可因有了权势而贪赃枉法。长官司后面的水池中,种着大片的莲花,古人一直有以莲喻廉的传统,“鱼戏莲叶间”这道菜,材料都是取自池塘,在品味鱼的鲜美的同时,也不忘慎守清廉。正因为“鱼戏莲叶间”这道菜久盛不衰,王氏长官二十三代传人中,都是勤恳守法之人。

传说,王常考中进士后,官府差人敲锣打鼓到平夷司报喜,王氏长官十分高兴,当即命人在金沙江中捕捞团鱼,让厨师精心烹制,团鱼下放置十颗鹌鹑蛋,既寓意子孙兴旺,又寓意独占鳌头,成为平夷司款待读书人出人头地后得到的最高礼遇,这道美味一直流传至今。没过几年,王常的儿子晁必登(具体原因可参见《平夷司“三宝”之家风——马湖古城系列文化④》一文)又中了进士,一门父子两进士,真是羡煞了当地读书人。王氏长官又大摆筵席,隆重为新科进士晁必登贺喜。厨房里的掌厨大师傅也纷纷献技,桌上高朋满座,雅士云集,甚至还未精致的菜随口赋诗。
【三不粘】
三不粘据传是一位王氏孝子为孝顺自家生病的老父亲而特意制作的。老父亲晚年牙齿松动,不敢吃硬的食物,吃蔬菜又经常卡牙缝。儿子经过反复尝试,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,只取蛋黄部分,反复调和上千次,再用自家猪油煎制,得出的鸡蛋色泽金黄,既不粘锅,也不粘餐具和牙齿,因此得名“三不粘”。所用猪油非常有讲究,必须用板油,否则味道出不来。慢火将蛋黄炒散,呈鱼子状。出锅时滤掉过多的油。如今,各种饲料鸡蛋和饲料猪油所制作的三不粘,味道大不如前,只有在新安一些僻静的角落里,反而还留存着最质朴的素材。

(三不粘)
【头菜炖鸡】
头菜炖鸡所用的大头菜更是讲究颇多。选取本地优质大头菜,洗净放在外面晾晒三五天后,用刀剖开,抹上食盐辣椒等佐料,再晾晒三天后,使佐料的味道能深入大头菜内部,再装入坛子。取新鲜猪儿粑叶盖在上面,坛子倒扣放置半年。这样做出来的大头菜,味道纯正,带有猪儿粑叶的味道,俗称“扑(方言念pù)菜”,用来炖鸡非常搭配,汤汁浓郁爽口,已成为官府菜中一道非常拿手的佳肴。

吃,是人类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儿,当然必须讲究原料的地道和口感的纯正,再加上厨师的精心烹饪,一道大餐将是疲惫旅途的最好犒劳。
在金沙江边,众多菜品将亮相登场,物尽其用,必定能战胜你的味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