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行祠,是奉祀文昌帝君的专门场所。文昌帝君又名文星神,是中国民间历代所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。这个雕塑是明代作品,“文昌行祠”右侧有题款“南昌邹家模”字样。
据文物部门介绍,迁移位于金沙江崖壁的文昌行祠石窟时,施工人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石窟距离道路有七八十米高。搭建脚手架倒是可以作业,但石窟切割后没有可以吊运下来的支撑平台,一时无法施工。后来,施工人员等待库区蓄水,随着水位上升,在水位线将淹没文物时,租用趸船进行作业后才安全切割下来。
文昌本是星名,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。其成为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,其真身是四川梓潼人张亚子。
文昌帝君身边有两位随童,人称“天聋地哑”。我们看到眼前左右两方的石雕,就是天聋和地哑,可惜头部已经被损毁了,只剩下半身,但依然可以想见当年雕工技巧,只有文昌帝君还基本保存完好。

这二位神仙都是文昌帝君面前的侍奉神,手持书卷的是天聋,另一位手捧印章或戒尺的就是地哑。不管是古代科举,还是今日的各种考试,都要求严格保密,不能泄露考题。天聋听不见任何应考之人的问话,地哑说不出心里的答案,这样两人默契配合,使得文昌帝君主宰的考试和功名利禄具有不可泄露的机密性,才能达到“知者不能言,言者不能知”的效果,这一说法在《历代神仙通鉴》中有记载。时至今日,对文昌帝君的崇拜依然在民间有很大的根基。
屏山本地逸闻
本地人都说,这骑马的人是“安老爷”,那这位安老爷是谁呢?流传甚广的说法是,安老爷就是末代马湖土知府安鳌,洞窟中骑马者,就是根据安鳌的长相雕凿的,雕凿时间为明弘治元年(1488)。据《马湖府志》记载,安鳌在任时,热心教育,多次斥资在屏山建立学校,让很多人有了读书机会。在明代,学校和科举是连在一起的,而考科举的人又热衷于崇拜文昌帝君,因此,把文昌行祠和安鳌联系在一起也有它的渊源,结合历史记载来看,民间说法并非空穴来风。
民间又流传说,文昌行祠因处在极高的山崖上,一般人不容易发现。想考功名的人,必须攀巉岩拨荆棘,才能到达山上。邹家模题了字后,青神县的进士余子俊亲自为文昌行祠撰写记事文,当时余子俊已官至兵部尚书、太子太保。有了邹家模和余子俊两位名人的加持,使得隐蔽在山崖上的文昌行祠更加灵验,后来的王常、王必登父子都专门虔诚去拜过,父子先后中了进士。后来赵时吉任知府的时候,托余承勋来撰写《马湖府志》,余承勋欣然允诺。他为何要接手编这部志书的重任呢?原来,这位人称“余翰林”的青神大文人就是余子俊的孙子,他来马湖,不忘去文昌行祠驻足,看看他祖父当年留下的遗墨。不过等他写完这部书的时候,赵时吉已经离任两年了,在任的知府李行简继续支持编志书,直到刊刻出来,目前收藏在天一阁。
大凡与文昌行祠有交集的人,都在科举上一帆风顺。到了清代,崇拜文昌行祠的热度依然不减。古人说,“心诚则灵”,因为太隐蔽,一般人无从知晓,知道的人仕途顺畅了往往又秘而不宣,这就是民间信仰的奇特之处。
但安鳌这个人又具有多面性,除了发展教育外,又干了不少坏事,导致最终被朝廷杀掉。
安鳌的结局
安鳌的恶劣事迹,在《大清一统志》有记载:“宏治初,为四川按察使马湖土知府安鳌恣淫虐土人妇,女将婚必请命,或至老不敢嫁。杀无辜数百人,掘塜墓、焚庐舎甚众。”安鳌贪淫好色,肆意淫辱别人家的妻女,哪家有女要嫁人,都必须先向他报告(如果他看上了新娘,又要伸出魔爪),甚至有的人家的女儿稍有姿色的,到大龄了还不敢嫁人。他喜欢滥杀无辜,挖掘别人家的坟墓,焚毁平民的房屋。四川巡按御史张鸾的说法更为详细:“安鳌性残忍,暴虐民,其民计口赋钱,岁得银以万计,其所得丝麻并板价数以如之。每祭礼进贡,则又缘以掊克。被土民王大经左右,土人有美妇女多淫之,将嫁必禀命于鳌,有至第不敢适人者。尝遣沐川土民四千余人运木于大汶溪,岁暮逃归,乃杀其从者九人弃庇水中。”安鳌不仅贪财,还毫无人性,新安平夷长官司《王氏族谱》记载,“鳌又令人杀平夷官司长官王大庆,大庆闻讯而避之,乃杀其弟”,安鳌曾追杀平夷长官司长官王大庆,王大庆吓得逃出,安鳌仍穷追不舍,最后把王大庆的一个兄弟杀了才罢手,王大庆逃出多年不敢回来。
“雠家讦奏有司,利其金,迁延二十年。佥事曲锐请巡按御史张鸾按治,钟赞决,捕鳌送京师,置极刑。”安鳌的仇家把他的恶行告到上面,但是安鳌知道后带着重金贿赂有司,有司收下了安鳌的好处费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过问这件事,一直拖延了二十年。幸好后来换了曲锐来成都,“弘治初,(洪钟)再迁四川按察使。马湖土知府安鰲恣淫虐,土人怨之刺骨,有司利其金置不问,迁延二十年。佥事曲锐请巡按御史张鸾按治,钟赞决……”,这一记载佐证了佥事曲锐和按察使洪钟等人坚决铲除安鳌的态度。安鳌被械送京师,处以斩首。“至是改流官,一方始靖。”人的贪欲是无法填平的,他的贪欲和恣肆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,不杀安鳌实难以平民愤。自此,骄横马湖二十年的安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,土知府也被废,改由流官充任,跟随安鳌为虎作伥的王大经,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,全家被流放充军,不得赦免。第一任知府为程春震,结束了安家五代七任一百二十年的世袭统治,马湖开启了与汉地文化接轨的序幕。
现在屏山本地已经没有了安氏的后裔,安氏后裔一部分迁徙到云南绥江,大部分迁徙到大凉山,与其他家支慢慢融合了。 |